一个大师站在人生的顶点上想要放下繁华浮躁,返璞归真。于是有了山楂树和归来,可我看到的大师已经失去了诚意。
为了赚得观众的眼泪,那样浮夸的煽情音乐,听得我耳朵有些起茧。
电影院里很多人都哭了,我这么入戏的当然也跟着哭了。
有同学说巩俐演了个忠犬八公,她演得确实不错,但我们心里都清楚,看完了忠犬八公是呜呜呜呜,看完了归来,是 —— 哦。
一部看完之后都懒得谈起的事。
两人之间的爱情突如其来,没有足够前史支撑,你说文革是前史?哦不,那只是组成情境的一个小部分。
大的情节很多,却没有真实动人的细节,你说写毛笔字,压相片不是细节?哦不,是不够细的细节,这种让观众产生共鸣的细节太过普遍化了,一看就是为了怀旧而刻意营造的,而我想看的细节,是让两个人物立足的细节。
这是温情感人质朴的小故事?
哦不不不,这是个纯粹的商业片。每一分钟,导演都在绞尽脑汁如何把你折腾得掉下眼泪。
我看了,哭了,忘了。
***
Boss说,凡是高票房的电影,必须得找出它的亮点。
是的是的,导演有名,演员好,还直戳观众的泪…
难怪进不了竞赛单元,国际大导的水准倒退得让人咋舌。只有前面的文革部分扣人心弦,看得人五味杂陈,各种情绪涌上心头。镜头调度和时代气氛的渲染相当到位:告密戏、红色娘子军、车站的离别,无不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,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。可惜平反之后的故事就编得不太耐看了,简直从一场大时代的政治反思戏突兀地转变为浪漫主义韩式室内剧,其间落差之巨大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唯独是男主角拿着勺子去找方师傅的那一段突然耐人寻味起来,然而之后又再次回复到偶像剧水准。不仅浪费掉如此罕有的文革绝佳题材,巩俐的影后级表演也渐渐模糊了焦点,实在令人惋惜。
我总是对跨越半个世纪,几经磨难与辗转的故事无法抗拒感动,比如霸王别姬,比如活着,还有这次的陆犯焉识。不知怎样凑出的“文。革三部曲”的称呼,《活着》《山楂树之恋》《归来》对背景历史的呈现其实完全不是一个程度。在活着里,人物命运都牵在历史的丝线上,一扯就断,人在荒诞的政治里身不由己,这段历史是国外电影节尤为关注的奇观,活着几乎拿到了戛纳金棕榈。活着里的政治历史都是立体的,人物是在空间中的困兽。而近期拍摄的后两部影片,政治历史大都退缩为背景,历史是扁平的,人物则粉墨登场。爱情是一种安全的谈资。山楂树之恋,是张艺谋的个人意淫,女孩的纯,爱情的纯,是影片着意表现的中心,这是历史感最为淡泊的一部,仿佛只为成全导演的个人情结。而这部归来,历史感停留在前20分钟,无论是标语、忠字舞、口号表决心,都年代感十足,丹丹的眼神举止十分到位,活灵活现的红卫兵。归来的主题还是爱,从山楂树的青年纯爱变成了老年纯爱。这三部都有原著,而说到底影片是导演的作品,不是作家的作品,我们只能从改编中看出导演的偏颇和用意,却是无权…
归来:张嘉益作品,哭了?恩。好电影?哦哦当然不,不怎么好。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yz5828.com/vod/id-74376.html